1952年10月,毛主席视察济南时配资炒股交易平台,向在场的山东党政军干部说道:“解放战争中,济南战役打得如此之快,恐怕全国只有两个人想不到——一个是我,另一个是蒋介石。”话音刚落,大家都笑了起来,其中包括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。许世友正是济南战役中的攻城总指挥。
在济南战役爆发前,毛主席亲自指派许世友带领山东兵团参与战斗。没想到,许世友只用了短短8天,就成功攻占了济南城。许世友的名字因此一战成名,震动了全国。他不仅歼灭了11万国民党军,还活捉了国民党名将王耀武,国共两党都为此震惊。
然而,在济南战役结束仅半年后,许世友却被调离军队,出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。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原因呢?
关于许世友转入地方工作的原因,目前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解释。一种说法认为许世友因为身体不佳需要调动,另一种则认为他因为违反军令遭到清算。
展开剩余55%当时,许世友正处于壮年,身体并无大碍。他从小学习少林武术,体质一直非常强健,身体问题的说法似乎并不成立。那么,是否是因为许世友违令呢?这确实有可能。
许世友违反军令的事情并不罕见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次与粟裕发生冲突。第一次是在孟良崮战役中,华东野战军的司令部决定放弃临沂,命令许世友带领部队撤退。然而,许世友不理解这一决定,在接到电话时,他怒斥道:“你们就知道对着地图指指点点,让我们当兵的跑腿!”他并不知道,电话的另一头正是粟裕本人。这次违令,并非纯粹的个人冲突,而是反映出两人作战理念的不同。粟裕擅长机动战,而许世友习惯传统的阵地战,无法认同粟裕的策略。
第二次违令发生在豫东战役时,许世友没有及时执行粟裕的指示,导致了华野主力陷入险境。第三次是在济南战役期间,许世友未能及时听从粟裕和中央军委的指令,延迟了部队的调动,甚至抢先占领了济南的机场。为此,毛主席不得不多次发电报给华东局,指示许世友立即北上。
济南战役胜利后,粟裕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中央军委的采纳。随着淮海战役的临近,机动战的频繁需求与许世友的传统作战方式逐渐不合。在这种背景下,许世友被调回山东军区,担任副司令员,之后升任司令员。这一调动,也可以看作是他“荣归故里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中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